1K420130 城市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
1K420131 城市燃气、供热管道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
一、管道组对质量要求
(一)管道组成件
- 管道组成件是指用于连接或装配成管道的元件,包括管道、管件、法兰、垫片、紧固件、阀门以及补偿器、挠性接头、耐压软管、疏水器、过滤器和分离器等。
- 管道组成件的安装是管道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,主要包括下管、组对、连接,他的安装质量是满足使用功能、确保安全运行的保证。管道安装应按“先大管、后小管,先主管、后支管,先下部管、后中上部管”的原则,有计划分步骤进行。
- 当壁厚不等时,若薄件的厚度≤10mm,且壁厚差>3mm,或薄件的厚度>10mm,且厚度差>薄件厚度的30%或>5mm时,应对厚壁侧管进行削薄处理,以防止造成焊接应力集中,降低接头的疲劳强度,其削薄长度应≥3倍的厚度差。
(二)管道组成件焊接
- 为了减少相邻焊缝焊接应力的相互影响,管道组成件焊缝的相对位置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;当未明确执行标准时,应满足于以下要求:
(1)两相邻管道的纵向焊缝或螺旋焊缝之间的相互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,不得有十字形焊缝;
(2)同一管道上的两条纵向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;
(3)管沟和地上管道两相邻环焊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钢管外径,且不得小于150mm;
(4)预制直埋保温管两相邻环焊缝中心间距不宜小于2m;
(5)在有缝钢管上焊接分支管时,分支管外壁与其他焊缝中心的距离,应大于分支管外径,且不得小于70mm,否则应对以开孔中心为圆心,1.5倍开孔直径范围内的焊接接头进行100%射线检查,其合格标准应符合相应的管道级别要求。
- 严禁采用在焊口两侧加热延伸管道长度、螺栓强力拧紧、夹焊金属填充物和使补偿器变形等方法强行对口焊接。
- 管道环焊缝不得置于建筑物、闸井(或检查室)的墙壁或其他构筑物的结构中。因保护距离不足而设在套管或保护性地沟中的管道不应设有环焊缝,否则应对此焊缝的焊接质量进行100%的无损探伤检测。
二、管道焊接质量控制
(一)焊接前控制
- 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压力管道施工的焊工,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合格证书,证书应在有效期内,且焊工的焊接工作不能超出持证项目允许范围。
- 首次使用的管材、焊材以及采用的焊接方法应在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,并据此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;焊接作业必须按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进行。
(二)焊接过程控制重点
- 焊接环境
当存在下列任一情况且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时,严禁进行焊接作业:①焊条电弧焊时封堵>8m/s(相当于5级风);②气体保护焊时风速>2m/s(相当于2级风);③相对湿度>90%;④雨、雪环境。
- 焊接工艺参数
主要包括坡口形式、焊接材料、预热温度、层间温度、焊接速度、焊接电流、焊接电压、线能量、保护气体流量、后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等。当改变焊接条件时,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。
- 焊接顺序
除工艺有特殊要求外,每道焊缝均应一次连续焊完,相邻两焊缝起点位置应错开。
三、管道法兰连接质量控制
(一)安装前控制
- 法兰的选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设计无要求时,应按照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、最高工作温度、工作介质、法兰的材料牌号等因素综合选用适当形式及规格的法兰。
(二)组装连接
- 法兰在与管道焊接连接时,应按标准规定双侧焊接。
四、聚乙烯(PE)管道连接质量控制
聚乙烯管道连接的方法有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。
(一)热熔连接
- 热熔连接后,应对全部接头进行翻边对称性和对正性(错边)进行不少于10%的翻边切除检验。
(二)电熔连接
- 当材料具有不同级别、不同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及不同的标准尺寸比时,必须使用电熔方法进行连接。
五、管道防腐保温质量
(一)管道防腐
- 基层处理
基层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防腐层的附着质量和防腐效果。目前基层处理的方法有喷射除锈、工具除锈、化学除锈和火焰除锈四类,现场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喷射除锈和工具除锈。
- 防腐施工
在雨、雪、风沙天气以及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下,无有效措施不得进行防腐施工。
(二)管道保温
- 材料控制
保温材料进场,除应具备出厂合格证书或检验报告外,还应由施工所在地的法定检测机构按标准规定于现场按批抽样,检测材料的导热系数(又称热导率)是否符合标准规定。
- 保温层施工
保温层厚度超过100mm时,应分层施工,各层厚度应接近,非水平管道的保温施工应自下而上进行,防潮层和保护层的搭接应上压下,搭接宽度不小于30mm。
每个预制管壳最少应有两道镀锌铁丝或箍带予以固定,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方式。
- 伸缩缝处理
必须按设计要求的位置、大小和数量设置伸缩缝,并填充导热系数相近的软质材料。
- 防潮层施工
设于管沟内的保温管道应设有防潮层。
六、管道安装质量检验预验收
(一)焊缝外观质量检查
- 焊缝系数为1或设计(标准)要求对焊缝内部进行100%无损探伤检验的,焊缝外观质量Ⅱ级合格;设计(标准)要求对焊缝内部进行局部无损探伤检验的,焊缝外观质量Ⅲ级合格。
- 表面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是:表面有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渣、咬边(咬肉)、未焊透、焊瘤及熔合性飞溅等缺陷。
- 必要时可采用磁粉或渗透等表面无损探伤方法做进一步检查。
(二)焊缝内部质量检查
- 焊缝内部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有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。
- 对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返修至合格,但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,返修的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0mm,返修后的焊缝应修磨成与原焊缝基本一致;除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,还应对形成该不合格焊缝的焊工的其他焊缝(对燃气管道为“同批焊缝”)按规定的检验比例、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加倍抽检,仍有不合格时,对该焊工所焊的全部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验。
- 钢外护管现场焊接焊缝的检验应采用100%超声波探伤检测。
- 在燃气、供热管道工程施工中,焊接检验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点。
(三)PE管道连接质量检验
- 热熔接头的质量检验
在对翻遍进行切除检验时,不应有开裂、裂缝,接缝处不得露出熔合线。
- 电熔接头的质量检验
管道插入到管件内的深度应到位,接缝处不应有熔融料溢出,电熔管件内的电阻丝不应被挤出,观察孔中应有少量熔融料溢出。
七、防腐、保温工程质量检验
(三)保温
- 核查保温材料的强度、容重(密度)、导热系数、耐热性、含水率等性能指标和品种、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,对直埋保温管还应核查聚乙烯外护管的力学性能。
- 保温材料到施工现场后,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现场按批抽样进行复验,复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。
1K420132 柔性管道回填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
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质量控制是柔性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。
一、回填前的准备工作
(一)管道检查
回填前,检查管道有无损伤及变形,有损伤管道应修复或更换;管内径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,回填施工中应在管内设竖向支撑。中小管道应采取防止管道移动措施。
二、回填作业
(一)回填
-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,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,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;回填其他部位时,应均匀运入槽内,不得集中推入。
- 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内应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,与管壁紧密接触,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。
- 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、位移的措施;回填作业每层的压实遍数,按压实度要求、压实工具、虚铺厚度和含水量,经现场试验确定。
- 管道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时段,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,同时夯实。
- 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,必须采用人工回填;管顶500mm以上部位,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;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。
(二)压实
- 管道两侧和管顶500mm范围捏胸腔夯实。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,不得采用压路机或动力夯,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。
三、质量检验标准
(一)回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
检查数量:条件相同的回填材料,每铺筑1000㎡,应取样一次,每次取样至少应做两组测试,回填材料条件变化或来源变化时,应分别取样检测。
(三)柔性管道的变形率不得超过设计要求,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应≤2%、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应≤3%。管壁不得出现纵向隆起、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。
四、变形检测与超标处理
(一)变形检测
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12~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。
(二)变形超标的处理措施
变形率应符合设计要求,设计无要求时:
- 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超过2%、但≤3%时,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3%、但≤5%时:
(1)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径85%处,管道周围内应人工挖掘以避免损伤管壁;
(2)挖出管节局部有损伤时,应进行修复或更换;
(3)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;
(4)选用适合回填材料按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第4、5、11条的规定重新回填施工,直至设计高程;
(5)按本条规定重新检测管道的变形率。
- 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的变形率超过3%时,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5%时,应挖出管道,并会同设计研究处理。